寓教于爱 全人发展
(一) 以爱与道德为原点-「爱」是一切的源头与动力,在理德斯这个属于大家的「家」,我们希望让尊重、关怀、榜样、荣誉、感恩作为我们对爱的具体行动。
(二) 以专业幼教为基础-专业、谦和、热忱、尊重、沟通、丰富经验,是理德斯在选择及培育老师的方向,充分地支持老师、让老师充份展现其专业知能与素养。
(三) 以适性发展为本位-孩子相信他们所见、所闻、透过触摸、观察感觉等感官,因此容许他们有不同的兴趣、需要,同时也容许孩子在各项能力上有着程度不一的表现,在各项学习的安排上,苹果树本着个别差异的原则,提供孩子各种不同层次的发展机会。
(四) 以感恩尊重为态度-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对待,基本的条件是互相的爱、信任、尊重。理德斯遵循着互信互重的原则;平等且尊重的对待大人及小孩,所以,「老师和孩子都可以参与和他们有关的决定」。并且每个人的意见及需要都受到同样的重视,于是从体会被爱、被相信以及被尊重的感觉,进而尊重自己及他人。
(五) 以人本关怀为信念-孩子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,不是成人的附属品,应受到应有的重视,因此理德斯特别强调「孩子为本」的信念。
(六) 以游戏建构为方法-游戏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,在学习活动安排上,以游戏为促进孩子学习的直接途径,配合学习区与主题情境,引领孩子自发性的学习,建构他自己的知识领域。
(七) 以多元领域为取向-老师依据孩子在年龄层上的「各项发展需要安排布置一个『丰盛的学习情境』」。并于学习过程中,与孩子一同适时适量的发展、添加、调整、换新或更动,以提供孩子一个自由、参与、充实、探索、惊奇的学习领域,来增进其各项发展以发挥其潜能。
(八) 以开放创造为原则-在开放的精神下,整个学校和社区就是「教室」,让孩子可以「按照自己发展的步调」,自由观察、看书、听音乐、操作玩具、建构积木、捏塑或画图,进行实验或扮演各种角色的学习环境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,是孩子自己「主动去选择地想学习的活动或素材」,从中可以养成他为自己作决定,且发现与创造自己各种能力的机会。理德斯在大环境上用心、更在每一个学习角落上仔细。
(九) 以有效学习为目的-理德斯藉由「角落学习」、「分组活动」、「小组教学」、「自发性学习」、「同侪教学」、「团体教学」、「个别教学」、「个别学习」…等多元化学习方式引领孩子朝向多项有效学习迈进。老师会依据孩子的「年龄」、「能力」、「程度」、「兴趣」及所须「加强增进」的部份或「优势智慧」部份,透过各种教材、教具、以及各式各样的素材、玩具、信息…等,以实际的操作和游戏的方式提供给孩子,使优势智能得以开发,学习能力得以增长。
(十) 以快乐自然为依归-一般认知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是,温馨舒适的室内空间,充满探索机会与实践生活的设计,快乐自然的环境,是帮助孩子身心智能健全发展的首要。都市人口密集,寸土寸金,空间取得不易,这是大城市幼儿园无法避免的限制,家长也为孩子生活的机能性,不得不一直告诫孩子,不要跳、不能超过这里、那里等等,太多的不要、不能,限制孩子许多自由探索的快乐学习经验,肢体、情绪也都无法获得伸展。
理德斯了解孩子的发展是不断与环境互动、修正的过程,孩子缺乏环境的刺激和愉快的成就经验,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认知学习与人际关系,所以理德斯了解孩子,更要满足孩子,引入森林教育的理念,建设属于孩子们的“森林学校”,我们提供温馨的、开放的、丰富的学习环境与教学,为孩子提供理想的学校生活。
除了让孩子在自发性学习的情境下,找到适合自己需要、能力、兴趣的活动来学习之外,不同情境与内容的学习空间设计,将「家」与「学校」的生活连结,孩子将在理德斯圆他快乐的童年之梦,此外,充分运用社区、公园的资源进行户外大自然探索活动也是另一个重点。杰出的植物学家贝利说:「教育的至高境界是使人对生命敏感」,孩子在接触植物、照顾动物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,更而发挥关怀生命的本能。